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服务

雏鹰展翅(解说词)

    汉藏自古一家亲,培养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人才,是上海戏剧学院办学史上散发奇光异彩的一页,四十多年来成绩卓著。
 1959年,我校率先加入到教育援藏的行列,创办了第一届藏族表演大专班;随后,又先后举办了四届藏族表演班、三届舞台美术班,共培养藏族学员200余名。2007年5月,上戏又将迎来来自远方的第六届藏族班学员,他们将与前五届学生一起,唱响汉藏友谊源远流长的民族之歌!
    上海戏剧学院对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人才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在进行民族艺术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到,为兄弟民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戏剧艺术人才,必须坚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坚持标准、纪律上严格要求”,以此作为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培育学生的指导思想。
    第一届藏族班的学生们,大都出生于西藏贫苦农牧民家庭,生活的苦难曾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沉重的烙印。到上戏学习的机会,激发了他们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勤学苦练的学习作风,他们克服了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等困难,用实际行动向祖国人民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1962年,藏族班晋京演出,用藏语向党中央和北京人民汇报演出了《文成公主》,一时间赞誉如潮。首都的各大报纸和《人民日报》、《民族团结》、《戏剧报》、《民族画报》等刊物,都争相刊登了《文成公主》的剧照和藏族班的教学、生活照,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还为藏族班的《文成公主》的演出拍摄了名为《高原花朵》的专题纪录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77年,第三届藏族表演班来到上戏开始了令人难忘的学习生涯。经过四年多的基础学习,他们上演了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好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艺术总监、前伦敦市长肯尼亚斯•柯克爵士和夫人,在观看了《罗密欧和朱丽叶》后,称赞这是一台高水平的莎士比亚戏,是他所见过的该剧目最优秀的演绎之一。1981年,藏族表演班受邀二度晋京演出,受到了党中央领导人胡耀邦、万里、邓颖超等同志的亲切接见。《罗密欧和朱丽叶》也得到了首都文艺界的高度评价,称其充满了巨大的激情,传达了青春的信息……这是一场完整、成功的演出,严谨、清新、流畅,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而第三届藏族班也获得了多项荣誉。1981年,文化部授予上海戏剧学院第三届藏族班全体教师、干部、职工“先进教学集体”称号。
    一批批藏族学子来沪求知,一群群高原雄鹰学成归去。1995年,在总结了前三届藏族班的教学经验上,上海戏剧学院又迎来了第四批来自青藏高原的雪域雏鹰。他们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从最基础的表演元素学起,最后成功的胜任了毕业公演的考验。毕业大戏《公用厨房》是一出海派市井气十足的现代喜剧,以八十年代末的上海为背景。藏族娃演活了上海人,这让许多起初心存悬疑的观众连声赞叹。在教学实践中,第四届藏族班第一次实现了少数民族学员表演教学的“三个突破”:突破了历届西藏表演班只能用藏语不能用汉语表演的局限;突破了历届西藏表演班毕业公演只演古典、外国名剧,不演现代戏的局限;突破了学员“角色创作”上的表演空间束缚,能演不同地域、背景下的人物,奠定了以现实主义表演方法为主的艺术创作方法。
    2004年,上海戏剧学院举办了第五届藏族表演班。学院对这届表演班的举办,同样十分重视。9月初,20名新生在西藏话剧团团长次仁罗布、副团长洛旦、生活老师达娃片多的带领下来到上海。这20名新生,最大的21岁,最小的17岁,分别来自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昌都、林芝、山南、日喀则、江孜县等地。其中不少来自草原牧区,是农牧民的子女。其中13名学表演,7名学舞台设计和编剧。在安置好20名新生的生活后,学校便安排同学们参观了上海市容,参观了南浦、杨浦、卢浦大桥,上海科技馆,登上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第五届藏族班的学生,在上海受到了校内外无微不至的关心。在静安寺街道的倡议下,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静安寺侨联、贝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龙华古寺圆明讲堂向索朗旺姆、洛桑达瓦等八位家庭贫困的同学捐赠了每人2000元以补贴学费,并表示将每年给孩子们一定的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著名文化名人乔奇、许国屏、肖白、刘子枫、蔡元培之女蔡啐盎等还与西藏班的学生们结成对子,作为文化指导员支持并帮助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们健康成长。著名笛子演奏家许国屏先生还向学生们赠送了自己发明的竖笛,希望藏族学生能够把悠扬的笛声带到雪域高原。寒假期间,领导、老师们放弃自己的休假时间,陪伴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有意义的藏年。毕业临近,学院党委书记贺寿昌同志、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同志会同统战部、教务处、表演系领导专门研究这届藏族班学生的最后一年教学、毕业表演事宜。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暑假,我院贺书记偕同教务处长亲赴西藏,与西藏文化厅、西藏话剧团的领导共商教学与毕业公演事宜。第五届藏族班牵动着我们上戏每一位领导、老师的心。
    四十载春秋,当百余名藏族学员纷纷来到了上戏园。上海戏剧学院当之无愧的成了培养藏族艺术人才的摇篮,悉心浇灌着全国56个民族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藏族之花。如潮的美誉涌来,“出人出戏”,上戏园欢腾一片……
    以第一届藏族表演班为基础成立的西藏话剧团,从小到大,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人的规模。西藏话剧团的成员绝大多数来自上戏。一位年过花甲的演员曾激动地说:“没有上戏,就没有我们西藏话剧团的今天。”西藏话剧团目前有国家一级导演1名,国家一级演员4名,国家二级编剧1名,国家二级导演1名,国家二级舞美4名,国家二级演员6名,是全国唯一的用藏汉两种语言演出的剧团。四十多年来,西藏话剧团创作、演出了古今中外大小剧目近200部。八十年代起,随着本民族编导和演职人员的成长,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剧目,如《阿古巴顿》、《意翁玛》、《松赞干布》、《通向圣地》、《寻迹唐古拉》、《亚隆之恋》、《情满草原》,还演出了世界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大批精品力作为全国文艺界所瞩目。此外,他们还参与了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如《农奴》、《不准出生的人》、《冰山雪莲》、《雪山泪》、《红河谷》、《可可西里》享誉中外的电视电影。 
    四十余年,藏族艺术人才的培养牵动着上戏园,谱写着上戏情。它奏出如水般纯净的民族友谊,如山般浑厚的爱的旋律,在青藏高原上久久萦绕,在上戏校园里袅袅回荡,我们将一如既往翘首期盼,期盼雪域雄鹰飞得更高、更远!(撰稿:张生泉、吕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