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宣传部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对于宣传部工作来说,是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年。根据职能分工,宣传部在上戏这个大舞台上,可以说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取得了成绩:

首先,是校报编辑部。

校报是由王怿分工负责的主要工作之一,20天一个周期,07年共出版了13期。07年的校报工作面临着三个很大的挑战:

一是从071月份开始,校报实现了正式改版,由原来的四开四版的小报纸变成了现在的对开四版的大报纸,信息容量由原来的每期两万字增加到了四万余字,在人力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工作量提高了一倍。

二是随着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校园网信息更新速度不断提高,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速度就越来越滞后,校报生存的必要性甚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三,校报的功能主要用于校内交流,服务对象以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为主,无论从学历层次还是从社会地位来说,校报的读者群是名符其实的“高端群体”。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真正做到使领导满意、教师认同、学生喜爱,也是校报面临的挑战之一。

为此,采取了一下做法:

第一,瞄准定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版面的报道特点,进一步明确了版面的定位。第一版为要闻版,用于报道学校的重大新闻;第二版是综合新闻版,用来宣传和报道各院系、各职能部门的最新情况;把第三版定位为学术和创作专版,目的是为了体现我校作为艺术类高等院校在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上的引领作用;第四版是学生专版,一贯以形式活泼、彰显上戏学子风采为宗旨。

第二,开辟专栏,落实责任。为了调动大家特别是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校报上开辟了很多各具特色的专栏,目前相对固定并形成特色的有:“基层党建”传递来自基层的声音;“评论”专栏发挥校报舆论主阵地的作用;“223工程”、“统战园地”、“社区共建”、“教学督导”、“对外交流”等反映相关部门的工作风貌;“辅导员手记”、“心理健康热线”、“就业指导专栏”等已经成为配合学生工作的品牌专栏。

第三,整合信息,深度报道。为了与校园网既能够资源共享,又避免简单重复,采取了整合信息、深度报道的作法,就是对每一篇从校园网上下载的新闻稿件,都要进一步加工处理、改头换面后使用,有时甚至要对几篇同类报道进行整合,形成一篇有一定报道深度的大稿。例如,近期的《学习十七大活动综述》、《小剧场戏剧节综述》等就采取了这种形式。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包括教工通讯员队伍和学生记者团的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教工通讯员队伍,每一个院系、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有一位同志,而且是兼职工作,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已经成为校报和校园网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和后援团。

学生记者团既是为了加强队伍建设,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有力载体。针对我校学生人数少的特点,采取了和团委(学生会)共建共管的作法;今年以来,建立了两周一次的例会制度;经常为他们举办各种类型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下一步,还要在团下建组,继续丰富学生记者团的建制和功能。

除了校报编辑部,宣传部的第二个角色定位是校园网编辑部。这项工作以雷雯同志为主,王怿配合开展。

宣传部承担着对校园网进行内容管理与更新的任务。我校的校园网起步较晚,在其他高校的校园网都在求新求变的今天,我们还面临着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为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迎头赶上,采取了以下做法:

第一,办好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是校园网发挥宣传作用的重要窗口,学校里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能够通过这个载体,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传递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所以,我们编辑部坚持做到每天及时跟踪学校动态,当天的消息当天上网;而且,寒暑假和双休日也坚持做到“人休网不休”。今年暑假,因雷雯同志外出,在宣传部张生泉部长的指导下,由我负责暑期校园网的信息采集和上传工作,整个暑期,校园网每天都至少有2-3条消息上传,并形成了[暑期快讯][今日关注][暑期观察][特稿]等专题报道格局,受到了领导和师生们的好评。

仅在9月至11月的三个月里,校园网新闻中心就上传新闻238条,平均每天上传新闻2.64条(含双休日、节假日),媒体链接上传新闻52条,公告栏上传信息21条。

第二,加强二级管理。网络建设靠大家,因此,和校报共享的通讯员队伍,既是宣传部扎根在各院系、职能部门的“情报站”,也成为了校园网二级管理的主要力量。一方面,根据职能分工,把不同的二级网页下放到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以通讯员为主完成信息上传、版面设计等任务。目前,有的院系如研究生部、电视学院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特色网页,公教部、创意学院等也着手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专题栏目;另一方面,宣传部作为校园网内容的管理者,负责对二级网页的建设进行统筹把关,加强与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的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定期为通讯员队伍开展网络新闻与管理的专题培训。

第三,抓好各类专题和专栏的建设。为配合学校重大活动的开展,还在校园网上开辟了动态专题栏目,例如[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上戏拔尖人才培养专题][雏鹰展翅-西藏班教学专题][舞美学术会议专题][创意论坛专题][戏剧教育与管理高峰论坛专题]以及[小剧场戏剧节专题],还有[学生眼中的十七大][学习十七大活动动态]等。接下来,还要继续以师生员工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设[上戏时评][学生论坛]等专题栏目,真正把校园网打造成上戏人的“网上家园”。

新闻办是宣传部所承担的第三个角色。这也是王怿作为新闻办副主任主要承担的工作职责之一。“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让社会了解上戏”,是我们的责任。这项工作开展的难点在于:

受目前大众传播领域出现的功利化、庸俗化倾向的影响,社会媒体的报道方向有时会同学校的宣传报道思路相背离,而且,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版面、甚至不同的记者,他们之间进行宣传报道的侧重和喜好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媒体记者在报道时往往看重我校的明星学生、明星校友,却忽视了我们作为高等艺术院校所承担和发挥的教育功能和引领作用。

为了解决好这一难点问题,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积极策划,设计选题。针对每一次对外宣传任务,通过设计和策划报道选题,从源头上给新闻媒体树立舆论导向,引导报道方向。

第二、充分准备,周到服务。每一次新闻发布会,都认真准备好新闻统发稿和各类相关材料,根据媒体的不同需求,一对一地进行引导、安排采访,为媒体宣传我校提供方便。每年定期召开媒体团拜会,与各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探讨上戏的对外宣传工作。在工作中,和有的媒体记者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第三、摸索规模,积累经验。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根据不同媒体的报道特点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去年开始,编印了《媒体看上戏》这本刊物,是对04年以来我校对外宣传工作的总结和回顾,以后每年都会编印一本这样的刊物。

07年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宣传面不仅涉及上海媒体,也有国家级媒体;不仅有报纸等传统媒体,也涉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其中,对朱端钧诞辰一百周年、小剧场戏剧节展演、话剧《喜马拉雅王子》、青年京昆剧团成立一周年、舞台喜剧《阳台》等活动以及对我校各类拔尖人才的宣传报道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各类新闻媒体共刊登和播出我校报道近200次,其中我市主要媒体《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都在头版等重要版面对我校的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甚至有的消息还被刊登在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

最后,文明办和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也是宣传部所承担的两个不同角色。这两项工作是以吕品同志为主,我们配合开展的。发挥舆论主阵地的作用,为营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而努力,是宣传部所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

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07年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其中凝结着包括我在内的宣传部全体同志的汗水和努力。

一年来,宣传部与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工会、公教部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心组学习、师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学习十七大精神活动、师德教育研讨会、新老教职工结对子、选送教师和学生参加“为师、为学、为人”演讲比赛等,为学校“树魂立根”、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做出了努力。作为宣传部的一员,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每逢学校的重大活动,宣传部还要负责各类展览和专题片的制作,以及校园环境的布置,为活动的顺利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例如,就在今年暑假,为了迎接前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我校调研,在宣传部张生泉部长的带领下,王怿和团委的几位同志一道,连续三天三夜,奋战七十二小时,精心制作了26块全面体现上戏风貌的展板,确保了调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通过上海市大学生戏剧艺术实践基地这个载体,还承担了科教党委的“高雅艺术进校园”、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演出活动等,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连续三年,基地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充分整合上海各高校资源,面向全市开办了大学生小品创作培训班、主持艺术培训班和演讲培训班等。不久前,还成功举办了上海市大学生学习十七大精神演讲比赛,全市26所高校派选手参加,评选出包括我校学生袁文霆在内的三个一等奖。这项活动社会反响强烈,《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电视台》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2007.12.28

[返回]